金魚患有魚鰾病怎么辦
金魚患有魚鰾病怎么辦
發現缸中的金魚尾巴彎曲以后,要及時撈出病魚,避免傳染給其它健康的金魚。魚缸里原來的水要換掉,而且需要定時換水,保證水質干凈。由于得了這種魚鰾病,金魚身體上會存在寄生蟲,所以需要及時進行殺菌。可以在魚缸中加入少量的鹽來殺菌。養魚的水也要控制好水溫,最好維持在25℃左右,最低不要低于20℃。這樣養一段時間,癥狀就能夠得到改善了。此外,還可以喂一些含有抗生素的飼料,來加速治療。

觀賞魚魚鰾病的病因分析
觀賞魚魚鰾病如果沒有一定的經驗很難準確的判斷。觀賞魚魚鰾病會讓觀賞魚的身體無法維持平衡,而該病在金魚身上更多見,特別是短身腹部肥大的金魚。那么什么原因會引起觀賞魚的魚鰾病呢?
1、飼水的水溫變化幅度過大,一般水溫溫差達到2~5度時,就很容易造成魚鰾病的發生。這可以是由換水不當造成,也可以由季節性的晝夜溫差過大造成。

2、生理缺陷造成,如金魚在生長過程中發生了魚鰭的不對稱生長及魚鰭的缺失,比如出現單臀鰭、無臀鰭或臀鰭的左右不對稱,都會使魚出現魚鰾病癥狀。
3、生理構型問題。特別是發頭類金魚,如果體型過短,在越冬期就很容易出現魚鰾病癥狀,所以在留選種魚時,建議不要選擇體型過短的金魚當作親魚。還有一類構型問題就是尾鰭,當金魚的尾柄與尾鰭面的交接處的夾角小魚90度,尾鰭呈現一種上翹的感覺,隨著金魚肥胖程度的增加,就容易出現魚鰾病。,同時,尾鰭過小的金魚也容易發生。
4、飼喂量及飼料的問題,金魚比較貪食,如果經常吃食過飽,時間久了就容易出現魚鰾病癥狀。有一部分金魚對膨化型飼料的適應性不是很好,食用后飼料中的氣體在體內積存而不能及時排出,也會出現魚鰾病的癥狀。
5、缺氧造成。由于缺氧可以造成魚體內酶活力的降低,就會使一些金魚失去自身調節平衡的能力,從而發生魚鰾病。一些體質較好的金魚,在水體含氧上升后會自己恢復過來的。
觀賞魚魚鰾病的癥狀表現
觀賞魚魚鰾病更容易在魚體短小的金魚身上發生,在同一個魚缸中,一旦發現有一尾金魚生病了,就應該立即隔離,這樣才能防止其它觀賞魚也受到感染。那么魚鰾病的癥狀是怎樣的呢?我們應該如何判斷觀賞魚有魚鰾病呢?
罹患此病的金魚無法維持其軀體的平衡,有時會有倒栽蔥似的翻跟斗,最后不是沉在水底,就是浮在水面上。短身腹部肥大的金魚最常患此病,病魚也有正常食欲,能生存很長時間,但失去觀賞價值。這種病無法治療,防治的方法就是水溫不宜急劇升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