鸚鵡魚水霉病怎么治
鸚鵡魚水霉病怎么治
對于鸚鵡魚來說,有時候會生病,水霉病就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疾病。它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,而且癥狀比較嚴重,還會通過傷口感染其他的鸚鵡魚。所以,在發現某些鸚鵡魚出現患病癥狀的時候,需要及時采取措施治療。首先就是將已經患了病的鸚鵡魚撈出來隔離,單獨治療,對原有的魚缸進行消毒處理。然后就是治療患病的魚,可以用孔雀石綠溶液來清洗魚的傷口,大概10-20分鐘,幾天之后會發現菌絲出現明顯脫落的現象。然后可以用鹽水來浸泡魚的身體,濃度可以控制在2%-3%之間,浸泡的時間可在5-10分鐘。

另外,還可以用高錳酸鉀溶液治療,浸泡鸚鵡魚身體20-30分鐘。不過,在平時最好采取一些措施預防,盡量不要等到得病之后治療。預防的措施非常多,比如可以在換水的時候加入適量的鹽,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,預防這種病的發生;另外,在投放活餌的時候也需注意消毒,因為活體餌料的身上帶有比較多的細菌;再者,平時還可以開放紫外線燈等等,都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。
鸚鵡魚水霉病的癥狀及治療
鸚鵡魚水霉病的病原體為各種水霉菌。通過水蚤、病魚等傳播。養過2~3年魚的房屋到處有霉菌,新水2~3天就可污染霉菌。在魚沒有外傷或魚體健壯時不發病。反之,即刻可以發病。
雖然鸚鵡水霉病有傳染性,但發病率不高,死亡率也不高,但病程長,也不容易根治。在魚外傷外長出白長毛或白毛纏身。魚卵更易感染。

治療:
沒有特效藥,以預防為主。保持水質的清潔,和魚體健壯。日常操作及撈魚時要輕巧,不要造成魚體外傷。用0.5%~1%食鹽可以抑制霉菌生長。通風多曬太陽,增加紫外線照射,以及流動的水是最好的預防措施。此外,也可將患魚撈出,把外傷處的白毛用鑷子取下,在患處涂些呋喃西林干粉,有一定療效。
鸚鵡魚水霉病的原因及癥狀
鸚鵡魚患上水霉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外傷感染,比如在運輸或捕撈的過程中不小心受傷,受傷的部位就容易感染水霉菌。水霉菌又被稱為霉膚病或白毛病,在熱帶魚中是非常常見的,水霉病前期是以白點出現的,和白點病是非常相似的,但是到了中期,白點就會變成白斑,而且患處還會出現白色的絮狀物。鸚鵡魚本身的體色也會變得暗淡,它們的行動也會變的遲緩。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,鸚鵡魚的整個魚體都會被水霉菌淹沒,最終導致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