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杯狀病毒是如何引起的
貓杯狀病毒是如何引起的
貓杯狀病毒俗稱口炎,主要是通過口腔和鼻腔分泌物傳播,比如說:唾液、飛沫等。也可能通過沾染了感染性分泌物的物品發(fā)生間接性傳染。杯狀病毒能在環(huán)境中存活30天,當貓咪接觸到病貓本身、病貓使用過的物品或病貓身體的分泌物,都有可能感染。

針對杯狀病毒可使用病毒干擾素、單克隆抗體進行抗病毒治療。針對繼發(fā)感染的炎癥還需要使用含有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成分的藥物,同時需要使用含有黃芪多糖成分的藥物,并提高貓咪自身免疫能力。
貓杯狀病毒怎么治療
貓杯狀病毒感染(FCV)又稱為傳染性鼻氣管炎,是由貓杯狀病毒引起的貓科動物的一種多發(fā)性口腔和呼吸道傳染病。主要表現(xiàn)為上呼吸道癥狀,雙向發(fā)熱,漿液性和粘液性鼻漏,結(jié)膜炎,精神沉郁,有的貓可聽到呼吸啰音,采食困難、流涎、口腔潰瘍等。
和貓皰疹病毒感染不同,感染貓杯狀病毒的貓是有可能自愈的。但是,感染貓杯狀病毒的貓在痊愈后,還會有一個月以上的時間持續(xù)從口咽部排出病毒,因此,對患貓進行隔離,并對環(huán)境進行消毒是非常重要的。對于臨床癥狀比較嚴重的貓,需要通過靜脈輸液來解決脫水、電解質(zhì)紊亂以及酸堿失衡的問題。

杯狀病毒貓咪會攜帶終身嗎
通常情況下,患有杯狀病毒的貓咪不會終身攜帶杯狀病毒,貓咪治愈后的兩周是排毒期,兩周內(nèi)貓咪會排除體內(nèi)的病毒,這時貓咪的體液中就會含有杯狀病毒,當然有一些杯狀病毒的感染會終身攜帶,杯狀病毒也并非只是一種病毒,他有很多的類型,一般的杯狀病毒并不會致死,但也需要考慮到是何種類型的杯狀病毒。
杯狀病毒的感染可能與野生貓接觸,將病毒傳染給貓咪。在自然條件下,只有貓容易感染這種病毒,通常發(fā)生在6-84天大的貓。感染的主要來源是帶病貓和帶毒貓。病貓在急性期能排出大量帶有分泌物和排泄物的病毒,會直接感染貓。帶毒貓在治療后可以消失,但長期排出的毒是最危險的傳染源。因此,減少寵物貓和野貓之間的接觸是切斷傳染源的關(guān)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